第73章 农医同修开新篇

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半两京墨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全本迷】地址:quanbenmi.com

次日清晨,苏锦绣站在农业学院的大堂前,看着眼前成排的建筑,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这些由学生们亲手参与设计的教学楼,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典雅,又增添了实用性的考量,每间教室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院长,医学堂的改建已经完成,可以随时投入使用了。";周伯快步走来,递上一份图纸,";按照您的要求,东侧增设了药材标本室和诊疗实训室,西侧则辟出了一片药草园。";

苏锦绣接过图纸,仔细查看着每一处细节,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这次扩建恰到好处。对了,王太医那边准备得如何?";

";王太医已经挑选了六名得力弟子,随时可以到学院授课。药材也已经陆续运抵,正在进行分类整理。";周伯汇报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只是......";

";只是什么?";苏锦绣敏锐地察觉到他的犹豫。

周伯压低声音:";太医院内部似乎有些不和谐之音。有几位老资格的太医对我们这个举措颇有微词,认为医道不该与农事混杂,更不应由女子主持。";

苏锦绣轻笑一声,并不意外:";预料之中。不过没关系,王太医的支持足够了。先行动起来,等成果出来,自然能堵住悠悠之口。";她顿了顿,";通知各班级的导师,今日午后在大堂集合,我要亲自宣布医学课程的事宜。";

午后,农业学院的师生们齐聚大堂。当苏锦绣宣布学院将增设医学课程,培养医农双修人才时,现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声。

";诸位可知,为何要在农业学院中设立医学课程?";苏锦绣环视全场,目光灼灼。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就里。只有张子墨若有所思地举手道:";可是因为农作物也会生病,需要用医理来辨识和治疗?";

";不错,但这只是原因之一。";苏锦绣满意地点头,继续解释,";农作物的健康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粮食的质量直接影响人的体质,而人体的康健又取决于所食之物的精细。医农本就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她走下讲台,指向门外的试验田:";你们看,当我们在田间劳作时,需要防范哪些疾病?暑热、寒湿、虫害、毒素...这些不正是医者所研究的吗?反之,我们种植的作物,又何尝不是医者救治病患的良药?";

这番话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特别是那些来自农家的学子,深知田间劳作的艰辛和病痛的困扰。

";从今日起,我院增设四门医学基础课程:《本草辨识》、《简易诊疗》、《药性理论》和《农医结合实践》。";苏锦绣清晰地宣布,";王太医将亲自带队授课,有志于此的学生可自愿报名。";

话音刚落,立刻有数十名学生举手示意。苏锦绣心中一喜,这个数字远超她的预期。

";院长!";一个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华贵衣袍的中年男子昂首挺胸地走进大堂,身后跟着几名同样装束的随从。

";在下太医院左院判陈元修,特来拜会贵院。";那人朗声道,语气中透着几分倨傲。

苏锦绣早有耳闻此人,知道他是太医院内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丽妃的座上宾。她不动声色,微微行礼:";陈院判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听闻贵院要开设医学课程,老夫特来一观。";陈元修环顾四周,眼中满是轻蔑,";只是不知,农桑之地如何能容医道精妙?况且医学精深,岂是三言两语可以传授的?";

此言一出,学生们顿时面露不悦,低声议论起来。苏锦绣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从容回应:";陈院判之言差矣。医农本是一体,古人云';医食同源';,药食本就相通。至于医学精深,我们自然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起初只教授基础知识,待学生掌握后再逐步深入。";

陈元修冷笑一声:";大言不惭!没有十年八年的潜心钻研,如何能懂医理?贵院这般草率行事,恐怕会贻害无穷啊!";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者,正是王太医。他捋着胡须,不紧不慢地说道:";陈院判此言未免武断。老夫行医五十余载,深知医道之精髓在于';活学活用';。这些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对草木生长、气候变化的了解,未必比我们这些整日在药房捣药的老朽差。若能将这些实践经验与医理结合,或许能开创医道新境界呢!";

陈元修被怼得语塞,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苏锦绣趁机邀请道:";既然陈院判有疑虑,不如留下旁听一堂课,亲眼见证后再下定论如何?";

陈元修本想拒绝,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又难以抽身,只好硬着头皮同意了。

课堂上,王太医先取出几种常见药草,讲解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请几位学生上前,讲述他们在田间观察到的这些植物的生长规律。

";陈院判请看,这位学生对艾草的描述多么精准!";王太医指着一名黝黑的农家子,";他不仅知道艾草喜温怕涝,还能根据叶色判断其药性强弱。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智慧啊!";

接着,王太医展示了一套简易诊脉法,教导学生如何判断常见的外感内伤。他特意选取了与农事劳作相关的病症,如中暑、湿痹、筋伤等,讲解简明扼要,实用性极强。

";诸位要记住,农家子弟远离城镇,遇到急症往往无医可求。若能掌握这些基本诊疗技能,不仅能自救,还能救助乡邻。";王太医语重心长地说,";这正是我们开设医学课程的初衷——让医术走出太医院,普惠乡野。";

这番话说到了陈元修心里。作为医者,他自然明白偏远乡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现实。只是由于门户之见,他一直固执己见罢了。

课后,陈元修主动找到苏锦绣:";院长的想法确实别具慧眼。只是,如何确保教学质量?毕竟草率行医,贻害无穷啊。";

苏锦绣拿出一摞刚刚编撰的医学教材:";陈院判请看,这是我与王太医共同编撰的《农家医理浅说》,专为农家子弟设计,内容简明实用,避开了繁复难懂的理论,重在实操指导。";

陈元修翻阅了几页,不禁点头赞许。教材中配有大量插图,标注清晰,连字体都特意放大,方便阅读。更难得的是,每种药物都附有栽培方法,每种疾病都有应急处理措施,确实是为农家实用而精心设计的。

";另外,我们还安排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苏锦绣继续介绍,";学生必须先通过基础理论考核,再进行实操测试,最后还要经过王太医亲自审定,才能获得行医资格。";

陈元修沉思片刻,终于点头道:";如此严谨,确实令人安心。只是,太医院内恐怕还会有不少质疑之声......";

";陈院判若能回去美言几句,自然最好。";苏锦绣微笑道,";不过就算有人不理解,我们也会坚持做下去。因为这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道义所在,何惧流言?";

这番话说得堂堂正正,陈元修无言以对,只好拱手告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迷quanbenmi.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半两京墨的小说《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两京墨并收藏《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最新章节。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神豪他儿孙满堂
神豪他儿孙满堂

无CP+神豪系统+养崽+渣男变身好爸爸+各种打脸+看前需要存放脑子的无脑爽文。才意识到是双周榜(哭死),扑街作者第一榜很重要(也许是唯一的榜了)所以要控制下字数,班后再日更,等申榜后看数据适当补万更。......

冰汽水淼淼 连载 10万字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淅和 全本 95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998 全本 9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18 16: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