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朱权谋断:大宁危机与朝局暗涌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 莲池幽月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全本迷】地址:quanbenmi.com

大宁之战的硝烟虽已渐渐散去,但这场战事给北疆重镇大宁带来的创伤却清晰可见。朱权站在王府的高台上,望着城中百姓劫后余生的面容,心中满是感慨。这场胜利虽暂时解除了大宁的危机,但他深知,未来的路依旧荆棘密布。

沈书瑶走到朱权身边,轻声说道:“王爷,如今战事已平,是时候好好安抚百姓,重建大宁了。”朱权微微点头,目光坚定:“你说得对,百姓们受苦了。本王定要让大宁尽快恢复往日安宁。”

朱权随即下令,开仓放粮,赈济受灾百姓。同时,组织人手修缮被战火损毁的房屋,恢复集市贸易。大宁城中,一时间忙碌起来。百姓们纷纷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眼中却充满了希望。大宁的集市上,渐渐有了往日的热闹,卖布的摊位旁,妇女们挑选着粗糙却结实的布料,相互议论着今年的收成;肉铺前,伙计熟练地切着肉块,大声吆喝招揽顾客。街道上,还能看到几个穿着朴素衣衫的读书人,摇头晃脑地谈论着朝廷的政令和民生之事。这些场景被来大宁视察的朝廷官员看在眼里,他暗暗留意,准备回朝后向朱元璋详细禀报,这也为后续朝廷对大宁的态度埋下伏笔。

然而,朱权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朝廷的旨意便接踵而至。朱元璋下令,朱权需将此次战事的详细经过以及大宁的兵力部署、物资储备等情况如实上报。朱权明白,这是朝廷对他的进一步审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着手准备相关文书。

与此同时,朱棣在北平也收到了朝廷的旨意。朱元璋对他在大宁之战中的表现予以嘉奖,但同时也告诫他,不可因战功而骄傲自满,需继续坚守北平,抵御北元的侵扰。朱棣心中清楚,这看似褒奖的旨意背后,实则是朝廷的猜忌与防备。

北平燕王府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棣略显凝重的面庞。徐氏,端庄温婉,虽无“小诸葛”那般被神化的美誉,但心思细腻且有见地。她轻移莲步,走到朱棣身旁,轻声说道:“王爷,朝廷这旨意颇有深意,咱们行事还需更为小心。”

朱棣抬起头,目光中满是忧虑:“夫人所言极是,如今朝廷对藩王猜忌渐深,北平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涌动。”

徐氏微微颔首,低声道:“妾身听闻近日朝堂之上对藩王多有议论,王爷行事需格外谨慎,不可授人以柄。”她的声音轻柔却沉稳,虽未明确给出具体建议,但话语中满是对局势的担忧和警醒。朱棣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虽没有直接的言语回应,但眼神中透露出对徐氏提醒的重视

。徐氏默默点头,虽未深度参与具体谋划,但她的每一句提醒都让朱棣在复杂局势中更加警醒,在生活起居与内务管理上,也为朱棣免去诸多后顾之忧。

而在应天,奉天殿内庄严肃穆,巨大的朱红立柱矗立两旁,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材魁梧,不怒自威,岁月虽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人心。

“传黄子澄、齐泰进宫!”朱元璋声如洪钟,威严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不多时,黄子澄和齐泰匆匆赶到,两人一进殿门,便立刻跪地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目光如炬地说道:“朕召你们前来,是想听听你们对藩王之事的看法。如今大宁战事已平,但藩王势力强盛,始终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黄子澄上前一步,神色急切,拱手说道:“陛下,藩王势力膨胀之势已如脱缰野马,若不即刻采取强硬削藩之策,恐来日酿成大祸,危及我大明江山社稷!”他眉头紧锁,额头青筋微凸,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朝服的下摆,情绪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拔高。

齐泰一听,立刻向前跨出一步,反驳道:“黄大人,话可不能如此草率!藩王皆为皇室宗亲,且驻守各地要地,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若贸然削藩,边境不稳,民心浮动,恐引发内乱,这后果谁来承担?”他面色涨红,直视黄子澄,眼神中满是不赞同。

黄子澄涨红了脸,猛地转身面向齐泰,手指几乎戳到对方脸上,怒声道:“齐大人,你这是畏首畏尾!如今不果断出手,难道要等藩王们羽翼丰满,公然谋反吗?那时再想挽回局面,可就难上加难了!”

齐泰也不甘示弱,向前逼近一步,大声道:“黄子澄!你只知一味蛮干,却不考虑后果。削藩之事,需徐徐图之,怎能操之过急?你这是将大明江山置于险地!”两人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激烈争吵起来,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朱元璋看着眼前争吵的二人,眉头越皱越紧,心中烦闷不已。他既担忧藩王势力威胁江山稳定,又念及父子亲情,不愿轻易对儿子们下手。他的目光在黄子澄和齐泰之间来回游走,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无奈。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思忖:“朕辛苦打下的江山,难道真要毁在这些儿子手里?可若对他们下手,又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面对马皇后……”想到此处,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间,朱元璋思绪飘远。他回想起朱权小时候,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兵法谋略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自己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洪武二十四年,派朱权就藩大宁,看重的正是他的能力与沉稳,相信他能为大明守好北疆。大宁之战后,朱权妥善安排战后事宜,积极恢复民生,还主动配合朝廷调查,详细汇报大宁的军事布防、粮草储备等关键信息,毫无隐瞒。他不仅亲自巡查城墙修缮进度,确保防御稳固,还深入民间,了解百姓需求,制定合理的休养生息政策。这一系列举措让朱元璋深感欣慰,觉得朱权不负所托,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藩王。

最近,朝廷中确实有一些关于藩王的议论。朱元璋回想起,有次与几位亲近老臣议事时,有人隐晦提到燕王在北平势力渐大。他当时虽未表态,但已暗自留意。加之大宁战后,各方局势微妙,让他对藩王问题更为警惕。不仅如此,其他藩王也开始蠢蠢欲动。周王朱橚在自己的封地内频繁召集门客,行为举止颇为神秘,虽未发现直接的不轨之举,但也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注意,密报送到了朝廷。齐王朱榑则在封地上肆意妄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其种种恶行也传至应天,使得朝廷上下对藩王的问题更加重视。

朱元璋陷入沉思,他深知藩王势力若不加以制衡,必成大患。但如何妥善处理,既保证江山稳固,又不寒了父子亲情,着实让他头疼。他想起朱允炆曾问他:“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他当时沉默良久,如今这个问题仍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退朝后,朱元璋独自在殿内踱步。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们,那些在各地为王的藩王。朱棣,他的四子,就藩北平,在大宁之战中表现出色,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决断力。但朱元璋也知道,朱棣野心勃勃,绝非甘居人下之辈。他对朱棣的能力既欣赏又忌惮,在嘉奖朱棣的同时,也暗中加强了对北平的监视,通过增设眼线、定期汇报北平军政情况等方式,时刻掌握朱棣的动向。

朱权,十七子,就藩大宁。朱元璋看着这个儿子成长,看到朱权在大宁的种种作为,心中满是欣慰。朱权不仅把大宁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在军事防御上做得十分到位,训练士兵、加固城防,让朱元璋对他镇守北疆的能力深信不疑。在朱元璋心中,朱权是大明北疆的可靠屏障,是能为皇室分忧的得力藩王。

至于其他儿子,朱元璋也各有考量。他想起了秦王朱樉,这个儿子多有过失,他多次严厉训责,只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做一个称职的藩王。还有太子朱标,温文儒雅,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悉心培养,为他配备名儒,教导他治国之道,希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守住大明江山。可惜朱标早逝,让朱元璋痛心不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仗剑独行斩鬼神》《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笔趣迷】《超时空快递》《十九世纪女裁缝》《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穿越了】《末世第一狠人》《穿书后成了狼孩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迷quanbenmi.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莲池幽月的小说《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莲池幽月并收藏《丑颜谋世:医女风华倾天下》最新章节。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简介:【绝世枭雄VS清冷美人】梁朝末年,山河飘摇、胡人铁蹄南下,自此开始长达百年的乱世,文化断层,史称“胡马之乱”。漠北王拓跋骁,汉胡杂血出身寒微。十六岁横空出世......

拭微 连载 8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炮灰的人生2(快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倾碧悠然 连载 850万字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二十天明 全本 20万字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linnay 连载 10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24 04: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