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跳动,娘几个看着这满桌子的铜线喜不自胜,沈喻一边扒拉铜钱一边嘴里念叨着“这个买果子,这个买糖人,这个买栗子糕。”
沈默看她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笑道“好了好了,别数了,再数下去这堆铜钱就要被你的口水给淹没了。”
沈母把钱都装起来,然后递给沈默“默娘你把钱收起来吧,这都是你挣的,你自己拿着。”
沈默惊讶的看着沈母,虽然娘亲一向通情达理,对女儿甚至有点纵容,但是家里这种情况,竟然还舍得让沈默把钱收起来。
看着娘亲温柔的眼神,沈默没有客气,自己挣钱就是为了还债,这钱谁拿着都一样,而且后续买食材还需要钱,这样她就可以不向沈母伸手要钱了。
沈默从钱袋里掏出几个铜子,递给了一直眼巴巴看着她的沈喻,沈喻高兴地把钱塞到自己的小钱袋里,这钱袋是沈母给她缝的,平常也只装个石子,树叶,还是第一次当钱袋子使,沈喻抱着沈默不住的喊姐姐好厉害。
沈母笑骂她是狗腿子。
娘几个收拾好就去睡觉,沈默在外面奔波了那么久,沾床就着,一闭眼就进入黑甜梦乡睡了个天昏地暗,临睡前的唯一想法就是明天要多做点沙琪玛。
是的,第一天沈默因为不确定沙琪玛符不符合古代人民的口味,以及不知道能不能做成功,就没敢用太多原料,主要是饴糖和牛乳用的比较多,面粉倒是没用多少。
第二天一大早,沈默就起来到和杨大舅约定好的地方去拿牛乳,还没走进就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那里,身上穿着粗布短打,手里拿着个竹筒,旁边的牛车上还拉了半扇猪,四处张望着好像在找人,沈默一看他手里的竹筒,以及大大的脑袋,这肯定就是舅舅说的刘大头了。
沈默上前先露出一个笑“您就是刘伯伯吧,我是默娘,来拿舅舅给我捎的东西。”
刘大头每天都到城里来卖肉,平常街坊邻居也有不少需要他捎东西的,杨大郎说请他每天给自己城里的外甥女捎一筒牛乳来补补身体,本来也不妨事,更何况杨大郎还提了篮鸡蛋。
他到了街口的石狮子旁边正东张西望看来拿东西的人在哪呢,一转脸一个俏丽的小姑娘就站在自己面前了,嘴里还喊着刘伯伯,想来这就是杨大郎的外甥女了。
刘大头看着有点瘦弱的默娘又想到自己家那个能扛起来半扇猪的丫头,有点心疼的说着“你舅舅说的没错,是有点瘦,可得好好补补,我们家那闺女一顿能吃一个大肘子呢。”
沈默不禁哑然失笑,不知道舅舅跟这位刘伯伯说了什么,嘴上却还答应着“好的刘伯伯,我好好补补。”
拿完东西沈默拐到饼店,不但买了沈喻心心念念的髓饼,还在街上买了碗羊杂汤。
到了下午,沈母和沈默又做了一大锅的黄金糕,这次香味更甚于昨天,路过胡同口都能闻到巷子里飘着的甜香味。
到了晚上,沈默刚到昨天卖糕的地点,就看到昨天买糕的一位顾客正站在那里左顾右盼,之所以对他印象如此深刻,因为他就是昨天第一位买糕的客人。
那人一看到默娘蒯着篮子过来,眼睛一亮,疾步走来,原来此人正是昨天买糕的李郎中,李郎中是位孝子,家有老母今年七十有二,上个月老母亲得了春寒,病虽然已经好了但总觉得嘴里发苦,吃不下东西。
虽然李郎中家里是开药铺的,但是苦涩的药一喝老母亲更是没有食欲了,赶巧他昨天在夜市上买了沈默的黄金糕,那糕酥松绵软又夹杂着一股牛乳香,回家给娘一试,老娘竟一口气吃了三块,还剩一块没舍得吃,给自己的宝贝孙子孙女留着。
剩下的一块糕分成了三半,儿子女儿一人吃了一口,剩下的一口妻子吃了,李郎中只能闻闻油纸上的味儿,妻子还埋怨道怎么不多买点,李郎中哑口无言,于是今天早早的赶来,看能不能碰到默娘,再多买点糕回去。
“小娘子,与我包十块糕来。”李郎中高兴的唤沈默给他包十块糕,想着今天他也得吃两口。
沈默没想到一来就有大生意,当即麻利的掀开棉布,包了十块。
"承蒙惠顾,六十文"沈默笑眯眯的把糕递给沈郎中。
李郎中肉疼了一下,从钱袋里掏出来铜子数好后递给沈默,然后拎着糕回去了。
沈默又数了一遍才放心的放到钱袋里。
“黄金糕,卖黄金糕了,香甜可口的黄金糕。”沈默卖力的吆喝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抖音推文】《不可以离婚》《科研从博士生开始》《肝到厨神才算开始》《回到过去做财阀》《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重生西班牙》【梦想文学】
全本迷【quanbenmi.com】第一时间更新《在北宋谋生的日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