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市场的看法 (第1/2页)

回到明朝做闽王 蓝星散修 加书签

“利息!”朱植斩钉截铁道。

“利息?”朱允炆不确定道。

朱植道:“对,就是利息,朝廷开设银行,定下一个利息,比如存满一年者,年利息为百分之一,存满三年者,年利息为百分之二,存满五年者,年利息为百分之三,如此一来,必有大量的民间宝钞,汇入银行之中。”

朱允炆皱眉道:“可我们不仅要拿着这些宝钞,还要发利息给别人,朝廷不是亏了吗?”

朱植在心里叹息,朱允炆实在没救了。

但他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道:“不能这么说,银行收到这些宝钞,便可以拿这些宝钞给百官发俸禄,买军需供给北方打仗,一年付百分之一的利息,就能拿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这种‘低利贷’的好事往哪里找?并且朝廷有了这部分钱,就可以大大减缓宝钞发行的数量,当时间一长,民间流通的宝钞数量减少,宝钞的价值自然会重新涨回来。”

朱允炆听了眼睛一亮,但随后又皱眉道:“可宝钞价值上涨的话,那朝廷的损失不就更多了?”

朱植这时恨不得找根绳子,看看煤山后头的歪脖子树长了没,然后提前把朱允炆吊死在上面。

“皇太孙,你这话虽然没有错,但当宝钞的价值上涨,也代表着我大明发行的宝钞也越来越值钱,跟这点利息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大明宝钞上涨,对朱植来说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他就没办法从东番赚取大量的汇率利润了,但朱植早就想明白了,大明稳定就是华夏稳定,华夏稳定对朱植来说就是利好,不用过两个月,第一次南洋贸易就会开启,到时候朱植也就不再只着眼于那一点汇率差了。

经过这么一番解释,朱允炆才恍然大悟,高兴道:“十五叔当真是奇才,这般主意都被你想出来了。”

朱元璋对此并没有太过于高兴,他能听出来这个主意的妙处,但他同样也从中感受到银行的风险所在,万一一个不甚,造成的后果甚至比禁钱的后果还要严重。

他沉吟一会儿,道:“你刚刚不是说总共有三个方法吗?其他两种方法是什么?”

朱植回道:“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差点,也难点,名叫税购法。”

朱允炆道:“何为税购法?”

朱植道:“不管任何办法,都只有两个目的,第一,减少流通的宝钞,第二增加流通的商品,税购法便是朝廷规定,大明百姓可以用宝钞代替一部分物品,抵扣一定的赋税,这么做既能回收宝钞,百姓手中也有更多的粮食流入市场之中,”

朱元璋道:“百姓用宝钞交税,那朝廷的粮食怎么够用?”

朱植道:“拿百姓上缴的宝钞再到市场上购买,父皇,想要宝钞增值,朝廷总要拿出一些利益分享给百姓,若是要朝廷一分钱不损失,那让宝钞增值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做成的。朝廷印发宝钞,回过头却不收百姓手里的宝钞,这会进一步使得百姓对宝钞没有信心,宝钞贬值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朱允炆疑惑道:“宝钞的价值还与百姓的信心有关?”

朱植答道:“准确来说,不是百姓的信心,而是朝廷的信誉,很简单的道理,朝廷的信誉越好,百姓自然更相信朝廷,从而他们也会更相信朝廷发行的宝钞,我们不妨逆推一下,朝廷刚开始发行一贯宝钞,它的价值真的是一贯宝钞,但随着宝钞的真实价值下降到了一百六十文,从开始到现在,宝钞的差距已经高达六倍多,那么这中间的差价,都让谁赚走了呢?”

“假如朝廷今后还要发行大量宝钞,那么发行的宝钞价值,只能抵一百六十文,可随着这一批宝钞流入民间,那么它们的价值很可能就只剩下一百五十文,朝廷拿他们当一百六十文花,到了百姓手里,他们就只能当一百五十文花了,这中间的十文钱,是不是朝廷从百姓手中赚走了?”

朱允炆听了这话,好像觉得朱植说的很有道理,但哪里有道理,他也说不清楚,也没办法找到理由反驳,朱元璋就在旁边,他可不想承认目前宝钞的发行是在掠夺于民,于是他反问道:“十五叔,你在泉州成立了东南商会,并且发行了东南商会的股票,不知这股票和宝钞之间,到底有什么异同?”

朱植想了想,回道:“要说不同,它们的差异非常之大,要说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又非常之小。”

朱允炆问道:“此话何解?”

朱植道:“股票根本异于宝钞的地方在于股票并非钱,钱的意义在于交易,在于有不同的面值,这样才可以在交易中找零兑换,

而股票一股就是一股,并不能拆分,同时它的价值是用钱来衡量的,而它本身并不存在价值。”

朱允炆马上找到其中的关键,问道:“那么股票的价值来自哪里?”

朱植道:“这就牵扯到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了,本质上,他们都是用来衡量市场对发行它们的主体前景看好程度。”

朱允炆知道朱植所说的每一个词语的意思,但合到一起脑袋便懵懵的,他追问道:“十五叔能说的更清楚点吗?”

朱植在心里偷笑,他也算是让古代人体会到了后世总是出现的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和专业的词汇组合成的一句话,让人一看便不知所云。

“说明白点,便是福建的百姓,非常看好东南商会未来的赚钱能力,而大明百姓并不看好朝廷对宝钞的掌控能力。任何一件事,总会有脉络和规矩可循,也许每个人对这个脉络和规矩有不同看法,但他们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市场的统一看法,市场认为,东南商会假如不出现意外,那么未来它赚的钱会越来越多,同理,市场认为,假如不出现意外,大明宝钞的价值会进一步下降,任何人都能说谎,但总体的市场不会,所以我才说,市场对东南商会存在信心,而对宝钞正在逐步失去信心,依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恐怕一贯宝钞,就只值一百文钱了。”

朱植道:“不管任何办法,都只有两个目的,第一,减少流通的宝钞,第二增加流通的商品,税购法便是朝廷规定,大明百姓可以用宝钞代替一部分物品,抵扣一定的赋税,这么做既能回收宝钞,百姓手中也有更多的粮食流入市场之中,”

朱元璋道:“百姓用宝钞交税,那朝廷的粮食怎么够用?”

朱植道:“拿百姓上缴的宝钞再到市场上购买,父皇,想要宝钞增值,朝廷总要拿出一些利益分享给百姓,若是要朝廷一分钱不损失,那让宝钞增值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做成的。朝廷印发宝钞,回过头却不收百姓手里的宝钞,这会进一步使得百姓对宝钞没有信心,宝钞贬值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朱允炆疑惑道:“宝钞的价值还与百姓的信心有关?”

朱植答道:“准确来说,不是百姓的信心,而是朝廷的信誉,很简单的道理,朝廷的信誉越好,百姓自然更相信朝廷,从而他们也会更相信朝廷发行的宝钞,我们不妨逆推一下,朝廷刚开始发行一贯宝钞,它的价值真的是一贯宝钞,但随着宝钞的真实价值下降到了一百六十文,从开始到现在,宝钞的差距已经高达六倍多,那么这中间的差价,都让谁赚走了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馥欲香片》《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明知故婚》《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洞中避难所》【笔趣库】【梦琪小说】《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竞选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回到明朝做闽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蓝星散修的小说《回到明朝做闽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蓝星散修并收藏《回到明朝做闽王》最新章节。
穿越之富甲天下
穿越之富甲天下

好吧,这是一个关于发财和美女的故事。嗯,确切点说,是在古代捞银子和泡MM的故事........

大篷车 连载 172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夜子莘 连载 42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凡人之先天五行
凡人之先天五行

蓝星灵气复苏时,徐庭却意外穿越到了凡人修仙传的世界,作为一个五灵根资质的修士,他依旧决定追求长生大道。

蓝星散修 仙侠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07 10: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