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傅为何觉得,朕要行王介甫,与张叔大之旧事?”

朱由检听到孙承宗的质问并没有生气,而是觉得这老师傅,把自己与那两位比多少有些不合适。

这两位只是想要缝缝补补,维持朝廷的统治,而自己,则是要打破旧世界,敢叫日月换新天!

不过也难怪,孙承宗了解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等自己的布局全部展开,这位老先生就会明白自己与以往的那些改革者到底有何区别。

他朱由检不求大明江山永固,可一定要破除华夏的奴性,让每个善良的华夏人,可以挺直脊梁的活在这世上。

“陈锦时此人老臣还算了解,对我大明,对陛下虽然是忠心耿耿,可终究是一介武夫,万不可能想出在陕西实施所谓的土改,以老臣看来,应该是陛下的手段。”

陈锦时就是陈大的真名,虽然是勋贵之后,不过并未沾染上那些勋贵子弟的陋习,颇有其先祖陈亨之风,所以他还向朱由检推荐过。

只是孙承宗万万没想到,朱由检不知道怎么忽悠的,把这个勋贵之后忽悠到陕西去当反贼,而且如今还颇具规模。

“哈哈,那孙师傅觉得,那土改如果真的推行到整个大明,我大明将会如何?”

朱由检也不分辨,而是问孙承宗这土改是好是坏。

自己培养出来的那些学生,在陕西可不仅仅是杀些有恶迹的官吏士绅,更是按照土地革命时期的我党政策,给老百姓分粮分地,得到了陕北百姓的拥戴,所以队伍才会发展壮大的那么快。

“这土改如果真能在我大明全面推行,自然是好的。可这其中的阻力……”

孙承宗听到皇帝的问话,自然是实话实说,不过再好的新政,终究会破坏如今的秩序,所面临的阻力会空前强大。

“所以,陈大如今是反贼。”

听到孙承宗的担忧,朱由检毫不担忧的笑道。

“唉!臣老矣……”

听到朱由检的话,孙承宗才反应过来,对啊!如今的陈锦时可不是朝廷的官员,他是反贼啊!

那些官员士绅真要反扑,也不管崇祯皇帝什么事,而是需要真刀真枪的去对付他陈锦时,有乱匪欺负你们,崇祯皇帝不追究他们治理无方,引发民乱他们都要叩头谢恩了。

虽然等陈锦时发展壮大以后,会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一些聪明人,也能在蛛丝马迹中猜测到,这有可能是崇祯皇帝的手段。

可那时候,崇祯皇帝早就有了足够的实力,没有确凿的证据,以孙承宗对文官集团的了解,他们绝对没有那个胆子,敢于皇帝撕破脸皮。

至于现在趁着陈锦时没有壮大的时候,聚集大明的精兵强将将之扑灭,更是犹如白日做梦。

均田分粮基本是所有农民起义军的常规操作,陈大他们还不值得大明举全国之力去围剿。

更何况还有崇祯皇帝在,从去年,崇祯皇帝就开始调集大明北方的精锐部队,集结在京师附近,对外宣布是要在训整以后,调往辽东。

而对自己这些重臣,则是说有锦衣卫的线报,建奴的新汗黄太吉为了立威,将要从蒙古借道,南下入侵京师。

所以这些大明的精锐力量,不可能西调,去平定一伙刚刚冒头的乱匪。

如今的大明,抵御建奴才是第一要事,只要皇帝和内阁不发话,无论是谁,也不敢弃辽东而不顾,去对付陈锦时。

如今看来,这小皇帝说不好真的有楚庄王之姿,看着一直闷在宫里,实际上却一直在为自己以后的规划打实基础。

对于土改效果,孙承宗是知道的,为了能够真是了解陕西的情况,他可是派了几波人过去打探,其中就有他的一个孙子。

这孩子回来后,对陕西那边实施的新政是赞不绝口,称若是两京十三省都如此,那大明的江山必经万世而不衰。

对于大明如今的弊病,孙承宗也很清楚,因为土地兼并投献严重,朝廷收不上来钱了。

说起来也怪朱元璋坑后代,一个藩王勋贵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一旦有了功名,这些举子就可以不再纳粮交税。

于是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了普通百姓身上,老百姓为了活命,只好把土地投献给那些举人老爷们。

虽然土地没有了,可他们最后落到手里的,反而比自己拥有土地时还要多。

看到这情况,自然是越来越多的百姓,把自己的土地投献给那些不用交税的上层精英那里。

这样对百姓和藩王士绅都有好处

的操作,却把大明的朝廷给坑惨了,耕地开垦的越来越多,而税收上来的却越来越少。

到了前朝,收上来的税居然还不如人口凋敝的开国时期,所以才逼得天启皇帝放出来了魏忠贤。

一个国家其他的都还好说,可要是财政崩溃了,绝对只有死路一条。

“孙师傅哪里的话,想要我大明江山永固,还要靠孙师傅与朕同心协力,为万万大明子民之生计,哪怕变革会掀起血雨腥风,也比神州沉沦好上千万倍。”

朱由检看到孙承宗平日里眼中的神采慢慢的消失,知道这个老人现在内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忍不住的劝慰安抚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全本迷【quanbenmi.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冬日里的暖阳哟的小说《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日里的暖阳哟并收藏《崇祯,这大明不救也罢!》最新章节。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502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大明:请东林诸君赴死
大明:请东林诸君赴死

“就连一群老弱书生都能如此拼命,看来这关内的花花世界,注定不属于我鞑清啊!”看到钱谦益率领一群东林复社君子们冲击自家的军阵,多尔衮不禁哀叹道。他却不知道,此时这群君子们心中更为崩溃。脑子:头皮甚痒,水太凉,我不想死啊!身体:不,给我冲,你要做到知行合一!陈泽羽:我这外挂是没用,但却是伪君子克星!

冬日里的暖阳哟 其他 连载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臭县令朕怀孕了 浪漫的大师兄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4-11-28 15: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