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解释李老太太勉强收下,可是不放心的事儿还有不少。陆家坏就坏在太知根知底了,朱家呢,虽然说做了隔壁邻居。也算熟悉。可是朱家有一大家子人还在京城呢。这人一多,矛盾必然也多。更不要说老两口原来就是因为儿子们龌龊才回的老家,这矛盾不能说没看见就当它们不存在。
“其实旁的说一千道一万都是虚的,关键是两个孩子能投缘。”朱老太太扔下这么句话,捧着茶杯挺悠闲的品着茶。
李老太太也不是不明白这个理儿。
朱慕贤这个人拿出来,不管怎么看。的确是没得说……
四奶奶站在后窗处听了半晌,脚都有些麻了,才转身慢慢往回走,翠香忙上前去扶着她。
到了门边四奶奶停了一下,转个身,往又林那院去。
又林正领着玉林继续分线,隔着窗子就能听见两个人的笑声。茯苓从屋里出来,一抬头看见四奶奶,正要招呼,四奶奶抬了一下手止住她。
茯苓机灵,当下不吭声了。
四奶奶也说不清楚自己这心里是怎么想的——女儿其实已经有了意中人,而且对方家里已经等于上门提亲来了。昨天见过了朱大太太,今天朱老太太又来见李老太太,也是为敲定这事儿来的。
如果今天李老太太表了态,那明天媒人大概就上门了。
四奶奶掀起帘子进了屋,又林以为是茯苓进来了,随口说:“浆子拿来了?”一抬头才看见是四奶奶,忙站了起来:“娘。”
玉林也跟着站了起来,小声的唤了一声。
四奶奶嗯了一声:“你们姐俩这干什么呢?还找浆子?”
“有两本书要散了,想再糊一糊面。”
说话间茯苓已经取了浆子回来了,四奶奶坐在一旁:“你们糊吧,我就坐这儿歇歇。”
又林笑笑:“成。要是我粘歪了,娘再帮我正一正。”
她用毛笔粘了浆糊,一点点细细刷在纸页边上,玉林在一旁小心的把书页粘上头。四奶奶看着她们忙活。把两本书都粘好,放在窗台上晾着。
“祖母那儿有客,把我们撵出来了。”又林问四奶奶:“娘今天觉得怎么样?腰还酸吗?”
四奶奶忙起来都快忘了这事儿了,又林一提,这几天就酸疼的腰好象又沉沉,往下坠,酸得象是要断了似的。
“我没有事儿。”
又林可不能同意:“身上不好怎么能不当回事儿?放着不管它也不会自己就变好了。请黄郎中来家看看吧,该扎针吃药的,只要能治好了,比什么都强。身子是自个儿的,您自己哪能不当回事儿啊。”
女儿这样贴心孝顺,四奶奶拍了拍她的手背,无奈地笑笑:“知道了,回来就让人去请。”
玉林握着刚才刷浆子的那枝笔,在装浆子里的那碗里抹来抹去的,把那碗底剩的一些浆子均匀的在碗内抹了一屋,整个碗看起来显得光亮亮的。
虽然也喊一声娘,可玉林知道那不是她的亲娘。
姐姐很好,娘……虽然不太亲,也没苛待她,可是玉林真想见一见自己的亲娘,也能这么唤她一声,说几句话。等有人来为她说亲的时候,也有亲娘这样为她担着心。
朱老太太那天走时倒象是很满意的样子。
十八那日是个好日子,天气也好。朱家果然央了个媒人上李家上来说亲,并把庚贴留了下来。李家虽然还没一口应诺,但是若真没那意思,就不会留下庚贴了。这剩下的,不过是合八字配姻缘的事儿了。
什么事儿只要媒人一知道,半天功夫大半个镇子的人也就都知道了。
在所有人看来,李家不过做个样子,矜持一下,朱慕贤这样的人品,这样的前程,想让他当自家女婿的人家可多了去了,其争夺之激烈,足以让丈母娘们打破头来抢。这可不是说笑话,自打朱慕贤考中,朱家可非同一般的热闹,探问他亲事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这事儿一出,大概有许多人暗中咒骂,也有人酸溜溜的,恭维李光沛和四奶奶真是好福气,得了这么一个好女婿。朱慕贤更是被一大堆同窗打趣,有人笑着说:“朱贤弟,眼见你这既拔了头筹,又要小登科,真是有福气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