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说:“这两位应该是后头朱家的客人,你叫上个人,帮着搬一搬行李,再去朱家先禀告一声。”
林妈妈的侄子应了一声,麻利的叫人过来,一面帮忙搬东西,一面亲自去朱家敲门。在门房干两年,这些人的眼睛练得最活最毒,一看来人的打扮,就知道这帮忙搬东西肯定有赏钱。而朱家那边把客人接过去之后,也客客气气的打发了些赏钱。
这跑腿的活计分三六九等,象这一等就算得上美差。而在又林来说,街坊家来客了,自己这么办也算不失礼。对于来客来说,有人相迎还帮着搬行李叫门·很方便也不失自己体面,是一件三全其美的好事。
茯苓刚来的时候对这些一窍不通,现在不说已经改头换面,但对这些事情已经颇有心得了。这种你好我好他也好的事情,很应该多做。
打发了朱家的客人,又林发现家中很是热闹,也来了客人。
又林的表叔来了。
这位表叔是李老太太娘家亲戚,当然这时候同宗同族,一表三千里的事儿太多了,这表叔表、姑表、舅舅、表姨妈的认真去数,那真得唱一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了。这位表叔虽然不是至亲,但是和李家关系很好,与李光沛还有搭伙生意,年年过年过节的时候,都要上门来看望老姑太太的。不但他来了,他还带了老婆儿子一块儿来的。这位表叔家人丁兴旺,一共四个儿子,比起李家两儿两女来,顿时显得底气丰厚。这年头讲究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嘛,四个儿子往那儿一站,哪怕本事不大,也让人不敢轻易招惹。
当然这会儿表叔没把四个儿子一起带来——又不是逃难,走个亲戚嘛。带来的是大儿子和三儿子。长子大了,要学习人情应酬见世面。三儿子呢,是硬赖着要一起来玩的。本来小儿子也闹着想来,但是不巧风寒咳嗽起来了,出不得门,甚是遗憾。家中事多,表婶也还要照料儿子,这次没有一块儿来。
又林一笑:“又来了一只皮猴儿,这下家里要闹翻天了。”
结果等又林去看的时候,并不是这么回事儿。表弟海源居然没和德林一起打闹折腾,正相反,他还挺安生的,正坐在李老太太跟前卖乖呢。
德林却不在屋里,听丫鬟说是让李光沛给叫出去了。
真稀奇!
又林明明记得这表弟去年前年来不是这种表现,那纯属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典型!德林平时还算听话,但是这一个作伴的一来,那破坏力绝是1+1大于2的。
难道是又大了一岁,转了性?
又林进屋先给李老太太问好。等她走到身前,李老太太拉了一下她的手:“手这么凉,怎么不穿个坎肩?”
“不凉啊。”又林觉得自己还是挺注重养生的。毕竟这年月的医疗卫生水平现摆着,别以为发个烧得个肺火挂两天水就能好转,那一个闹不好是要死人的。又林自打小时候生了一场病,被连灌了快一个月的苦药汤之后,发奋图强——啊,不是,是精心保养,从来不贪凉恣意,唯恐这捡来的又一次生命被自己给浪费糟踏了。
玉林刚才还在一边拣线,这会儿已经把线箧放在一边,一双眼亮亮的看着又林。这种期盼投喂放风似的小动物的眼神,真心让人招架不住。
李老太太也不是看不出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放行了。
又林领了玉林从祖母那儿出来,没想到还跟了一条小尾巴——表弟海源也跟着一块儿出来了。
又林有点儿意外,停住脚步说:“你怎么出来了?你的长衣怎么没穿?”
后头当然有丫鬟跟出来,拿着海源的长衣给他穿。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别扭起来,大概是不好意思当着又林姐妹的面让丫鬟穿衣,非得要夺过来自己穿。可是这么一别扭,穿的就更不顺当了。
又林失笑,接过衣裳来替他穿上,再系上腰带。
“你饿不饿?到我那儿去吃点心吧?刚才厨房才新蒸了藕粉桂花糕,你要不要吃?”
海源小脸儿通红,结结巴巴地说了句:“吃。”
“那就一块儿去吧。”
海源据说是命中缺水,所以起的是带水的名字。他裹尿布时又林还抱过他呢——虽然没抱起来就被人接过去了,但是现如今可是大不相同了。这孩子都已经快八岁了,站起来都到又林胸口高——想想表叔表婶儿的身量,这孩子明年再来说不定就比又林还高了。
又林难免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就要死在沙滩上了啊……
呸,这种日暮西山似的感叹可不适合她。她自己才刚要迈入豆蔻年华呢。
但是小孩子长得真快,尤其男孩子,虎头虎脑的,破坏力高的吓人,几天不见就变了一个样子。更何况又林都一年没见着这表弟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