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迷quanbenmi.com
但朱老太太并不是那样不明事理一味放纵娇惯孩子的老糊涂,她所要表达的,只是劳逸结合四个字。
朱慕贤笑着说:“我们顶着大太阳赶了半日路,祖母连一杯茶也不舍得给吃?”
朱老太太也被他给逗笑了:“一杯茶还是有的,再想别的就没了。”
朱慕贤大概正在变声——听声音来声音有些哑,象是叫破了嗓子的鸭子一样,听起来不算悦耳。杨重光却除了一开始问安,之后便一言不出,完全成了背景。
又林抬起头来对两人各打量了一眼。
少年人总是一个尴尬的年纪。褪去了孩童时的肥嫩可爱,可是成年人那坚实成熟的轮廓还没有成形,就象出壳一个多月时候的小公鸡,绒毛已褪,翎羽未成,看上去瘦仃仃,惨兮兮,斑驳潦倒,无所适从。要象孩子一样撒娇他们已经做不出来,可要象成年人一样圆融世故他们又还做不到,青黄不接,无所适从。
又林想,自己还不是一样?身体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射了某种激素一样,胸部疼痛难忍,微微的鼓涨起来。这对又林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上一次的体验与记忆早已经淡去,这一次身体的改变,同样让她不知所措,连站立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微微缩起肩来。这样一来,衣裳不会摩擦到身体。
四奶奶当然注意到了女儿的身体变化,她既欣慰,又有些感慨,一面张罗着给又林做新的小衣内衫,一面给女儿教导传授身为过来人的种种经验体会。
又林只希望快快度过这段尴尬的时期。
朱慕贤正问朱老太太朱老爷子怎么不在家中,朱老太太说:“他哪里闲得住啊,昨天说看到湖边有人捕鱼,没用叉也没用网,用的是鱼鹰,把他给稀罕的啊,昨天没看够,今天又去啦,中午想必又不回来了。渔家捕上来的鲜鱼一烧,再来二角老酒,就够他乐的了。”
听起来象抱怨,其实不难听出,朱老太太对朱老爷子的这种消遣方式是乐见其成的。
多出去走动走动,总比闷在屋里发霉的好。又林跟着李光沛也曾经去看捕鱼,船家会用烧鹅、咸蛋和捕上来的鲜鱼待客,还有船家自酿的酒,甜中带酸,只有淡淡的酒味儿。
嗯,朱老爷子才来几天,已经很象一个地道的本乡人了。
这就很好,入乡随俗,处处为家。看来这位传说中被罢了官的朱老爷子,倒是个很豁达的人。
朱家现在看起来虽然十分简朴低调,看下人的行事,朱老爷子原来做的官肯定不是什么芝麻绿豆官,大起大落的,经常有人扭转不了心态。这祖孙三人倒还好,一片和乐融融的。
朱老太太要留饭,四奶奶婉言推辞,说家中事忙。反正今天不过是礼节性的上门来拜望一下,目的已经达到。头一次来就在别人家中留饭,实在有点儿冒失。朱老太太也不强留,只说:“你这姑娘我很喜欢,有空就过来,陪我说话解解闷。”
“您喜欢她,那是她的福气。”
过了一天又林见着了朱家老爷子。他已经过了六十大寿,鬓发斑白,但是腰杆依旧挺得直直的,穿着一双浅口的布鞋,并没象一些官老爷那样走路非刻意迈着外八字步——似乎那些人觉得不这样不足以体现做官的赫赫威势,也可能他们穿着官靴,走外八字更舒服更自然。
朱家老爷子负着手缓缓从巷子那端走过来,身后跟着个长随,一手里提着两条用草绳串起的鱼,一手里捧着张大荷叶,上面堆着好几个大莲蓬。李光沛笑着上前招呼,施了一礼。朱老爷子点了点头,说话十分和气。
“您这是打外头回来?”
“嗳,去湖边儿看了看。这于江当真是个好地方,山明水秀的。”
两人寒喧几句,末儿朱老爷子还非把那两条鱼送给李光沛了——李光沛推辞不过,只把两条鱼接了过来。又林隔着门吃吃笑,看自家老爹穿的十分体面,手里却被迫拎了两条鱼的模样,实在是滑稽。
朱老爷子往这边看了一眼,又林觉得这人不可能隔着门缝看见自己站在门里面,可是那目光不知道为什么让她心里一虚,朝后退了一两步。
那目光象是带着股穿透力似的,好象已经猜到了门后头有人。
都说人老成精,这种在官场中浸yin沉浮几十年的人,可不能小看。
李光沛邀他到家里品茶,朱老爷子摆摆手说:“赶明得了闲儿再去讨你的茶吃。这儿什么都好,就是下棋都寻不着个对手。”
李光沛笑着说:“您要是不嫌我愚钝,我倒也能陪您消遣消遣。”
朱老爷子顿时眼前一亮,跟酒鬼闻见了酒香,色鬼见着了美女一样——看来这人对下棋很有瘾头啊。
“那可一言为定了。”
李光沛笑呵呵的站在那儿目送朱老爷子,直到他也到了门前,才转身进了自家的门,一眼就看到又林站在门后头,正朝他嘻嘻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那年花开1981》《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晋末长剑》《地球第一领主》《石破天穿越令狐冲》《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不正常型月》【趣读吧】《高武纪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