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死杨广(5)

灯下隋朝 安蒙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全本迷】地址:quanbenmi.com

绞死杨广(5)

杨广死了,按说应该搞一个宏大的葬礼,写一份像样的悼词。√但因为他是死于兵变,属于非正常死亡。天下大乱,诸侯纷争,许多人忙着趁火打劫,而作为朝廷的一方,也是焦头烂额,心有余而力不足。等到刀枪入库,天下太平,江山却改了颜色。而作为失败者,作为旧政权的代表,杨广自然就被涂了一身污泥,并且被对手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他的谥号“炀”,也是谥号中最贬义的一种。关于这个字的意思,笔者在写陈后主的时候已经很详细地说过了。当初这顶帽子,是杨广等人给陈后主量身定做的。但想不到的是,李渊又把这顶帽子回扣到了杨广头上。这究竟是历史的报应呢,还是偶然的巧合?我们不得而知。

杨广早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这个在《隋书》中也有记载:“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所谓的“声绩”,才催生出了他不可抑制的野心。从此,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开始了艰辛曲折而又危机重重的夺权篡位的征程。他凭借智慧、勇气、阴险、卑鄙、下流和恶毒,不断剪去各种羁绊,排除各种险阻,一步一步地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在他看来,目的是第一位的,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结果,他胜利了,他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实现了他平生最大的夙愿。

在夺得皇位之后,杨广又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守成之君。他眼界开阔,志向远大,一心渴望建立秦皇汉武那样的赫赫功业,成为千古一帝。有这个想法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是他的方法不对头,他过于急功近利,过于好大喜功,过于急躁冒进,结果事与愿违,成了一个令人鄙夷的失败者。对此,《隋书》上的评价比较苛刻:

“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

这段文字给杨广贴上了贪婪多欲、骄傲自大、荒淫无度、滥用民力、残害忠良、苛政冗繁等一系列属于暴君的标签,这就把杨广的失败和隋朝的灭亡归咎于杨广本人顽劣的性格和低下的人品。

有史家指出:“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国未贫。”就是说,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国家聚敛了太多的财富,而老百姓却因为统治者的苛政,失去了维持生存最起码的条件。财富集于国库,百姓却无以生存。这个说法也可从史书上找到依据,比如《隋书·食货》在记录隋朝灭亡之前的社会现状就有这样的文字:

“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意思是说,隋朝灭亡之前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极为困难,但国家的仓库仍然非常殷实,官吏们却因为害怕国家的严刑峻法,不敢发放粮食赈济百姓。开始的时候百姓们还能吃树皮、树叶,后来就吃土、吃稻麦的秸秆,最后甚至发展到人吃人的悲惨境地。

民为国之本,如果老百姓不能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就没有理由去热爱这个国家。孟子说“保民而王”,政府若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拥护,就必须维护他们的利益。在剥削他们、压榨他们的同时,又要给他们提供最低的生活的保障。这是治国者必须记取的历史教训。

在给杨广写评语时,《隋书》还引用了《尚书》上的句子:“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意思就是,上天作孽,还可以逃避;;自己作孽,,就不可能逃避了。也引用了《左传》上的话:“吉凶由人,祆不妄作。”翻译过来就是:吉凶祸福,缘由在人,怪异现象,不会无缘无故兴起。

这些说法无疑是写给杨广的最为严厉的判词。但我以为,这些评价指出了杨广的罪状恶行,但却忽略了他的功绩,因而是有失偏颇的。《隋书》是唐朝魏征等人所著,为了表现新政权的合理性,他们不可能给这个前政府的领导人以完全客观、公正和理性的评价,这个我们也应该可以理解。

纵观杨广的一生,他也是干了几件大事的。

一、完善了科举制度。如果说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那么后来杨广增设进士科,则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这一制度。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打破了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以出身来选拔官员的门阀制度,成为后来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从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清,历经一千多年,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文化方面。杨广最大的贡献不是他的诗文创作,而是他对中国图书的收集和整理。杨广本人喜好读书写作,他任扬州总管时就开始了对图书的修撰工作,直到他登上帝位,前后近二十年,修撰工作从未停止过。涉及的内容包括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以至赌博、鹰狗等诸多方面,共编成书三十一部,一万七千余卷。而西京嘉则殿的藏书则多达三十七万卷,杨广命令秘书监柳顾言等人对这些书进行编辑整理,剔除其中重复和芜杂的部分,整理出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可以说,杨广对中国的图书事业乃至对中国文化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开疆拓土,扬威天下。

大业四年(六零八年),杨广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使得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范围内的数千里土地,归入了中国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

大业五年(六零九年),杨广率大军从京都长安出发到甘肃陇西,西上青海横穿祁连山,经大斗拔谷北上,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这次出行历时半年之久,杨广和随行官员吃尽了苦头。杨广在西巡过程中设置了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大大加强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与中国不可分割的隶属关系。

杨广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

杨广的这次西巡还催生出他的一首五言诗《饮马长城窟行》,此诗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一首难得的艺术佳作,现录于此,作为对这个帝王不辞劳苦远渉西域的纪念: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迷quanbenmi.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灯下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安蒙的小说《灯下隋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蒙并收藏《灯下隋朝》最新章节。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黄天秩序 连载 312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燕雀MKII 连载 346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柠檬213 连载 298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谷扇 连载 47万字

[历史] 三国之蜀汉复兴 日出泉城
[历史] 大唐国妖 毙稿
[历史] 五代十国一儒生 远征士兵
[历史] 少女与枪与异界 猎人小姐还在做着梦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三流书童 LF无名
[历史] 大明公侯 衣山尽
[历史]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三国云飞扬 燕云
[历史]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历史] 战国修罗传 御宅烟魔
[历史] 大汉昌邑王 南柯子子
[历史] 娶个毛妹当老婆 羽林虓
[历史] 汉室可兴 长歌行路难
[历史] 千年军国 行者雷昂
[历史] 大明之帝国再起 黑云长剑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非洲帝国 放下屠刀留你全尸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4-11-25 07: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