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不同层次不同胆

大明守村人 农家一锅出 加书签

《大明守村人》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迷quanbenmi.com

没有人回答这种不该问的问题,知道的明白现在就是对颜色有限制,明黄不行。

村子里的人也不穿明黄的衣服,因为买不到,自己又不可能专门染成明黄。

刺头无非是嘟囔一句,他在村子里七兄弟都挨打,在人家村子,看着这么多官员,敢多话?

里长迎上前,与赵礼打招呼,不过里长始终拉着下丘村的守村人。

这个赵礼来时跟自己村子的人讲清楚了,得罪人家里长都好说,得罪守村人麻烦大了。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下丘村的里长也没办法,今天来的人太多了,他不拉着憨憨手,底气不足。

只有憨憨在身边,他才有睥睨天下,看谁都是垃圾那种感觉。

憨憨背后能出好主意,现场能打,像那个冯大石,面对憨憨就是个废的。

先收货,算钱,二十万文而已,装碎银子和铜钱的箱子拉出来一个,开始数。

二百两银子,碎银子称重,银锭不敢给,怕害了对方。

五十两一个的官银,对方拿着怎么花?

碎银子加铜钱,方便对方使用,这就跟一些买卖现金交易纸币全是旧币不连码一样。

钱到手,苦井村的人终于安心,他们派人护好钱。

刺头再不敢炸刺儿,老老实实的,想着回去努力干活,否则下回不是挨打的问题了。

村子里的人很可能会把他们绑起来,灌酒,然后解绑,放在一个房子里点火烧。

喝醉了后走火,一大家子全被烧死,官府来了里长作证,还能怎么滴?

这样的事情,就是朱闻天那时也破不了案,什么脚印、指纹等等没用。

烧差不多的时候大家救火啊!

口技中有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所有的痕迹全给你干没,房子和墙都拉倒了,一顿泼水,大家冲上前去救援,尸体拖到外面……

整个地方都被水冲毁了,什么现场痕迹啊?只要大家不松口,你查吧!累死你。

关键是县官不会查,找里长一问,听里长话中的意思便明白,这些人是什么人,其他的不重要。

一个村子的人都容不下你们,采取特殊手段,说明什么问题?

县官才不想参与呢,只要以后村子正常交田赋、服劳役即可。

拿到钱,赵礼想走,压力太大了。

里长抓着对方的袖子强留,吃顿饭:“以续啊!你都说了,朝廷让你们卖三次,一次半个月。

你这么算,最后一次是半个月你们把东西送出来,不是卖完得钱回去。

你再急,还急半天时间?我这边的价钱不变,你继续找人帮忙,别把自己村子的人累死了。”

“是,是这样算的?”赵礼不确定了,若照此说,自己村子可以多赚很多。

“是,吃一顿饭,才能让你们村子的人更加努力。”

里长暗示对方,有差距、有进步方向、有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赵礼悟了,他眼圈一红:“宜长,你这恩德让我们怎么报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农家一锅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迷quanbenm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守村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大明守村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大明守村人》最新章节。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王梓钧 连载 41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带着系统来大唐
带着系统来大唐

大唐开元年,这是一个本应该带领华夏开始冲向巅峰的时期,可结局却是安史之乱。皇帝李隆基,大唐第四次玄武门之变的主角,开元年间,他带领大唐抵御住吐蕃、突厥、契丹所有外邦。可最后又因他而让大唐一蹶不振,是武惠妃的原因,还是杨贵妃的原因?不,有一个女人的生死才是关键。知道历史的李易来到了开元二年,他想看到一个繁荣的大唐,那么改变,就从灞水畔的一个庄子开始。开元盛世几流传,铁血边关将不还。沙场刀光心未灭,城

农家一锅出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4-12-11 0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