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转载请注明来源:全本迷quanbenmi.com
见到周至这回真的明白了,翁以钧才笑道:“你这种人就是从小娇生惯养,被师长们用好肉好菜喂得饱了,看不上刻版画。”
周至不禁失笑,娇生惯养这个词怎么还能用到自己这七岁就要在假期里给全家做饭挣零花钱的人身上?
不过再一想,翁以钧在这里指的是国学上的薰陶,培养,以及对书画,诗词,顾问的鉴赏,临习,甚至是创作的能力,从这方面来讲,自己还真是给早期的四表舅,干爹,后来的辜老三代人,再后来的王老爷子,启老爷子喂大的。
还真是从小到大都是吃的细糠啊……不过周至一转眼又悄悄的得意了起来,老子吃了这么多的细糠也没有消化不良,这也算是一种本事儿啊!
“肘子你是去过岛国的,目光就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中国。”管舒宁说道:“其实陈洪绶的版画如此受重视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他对于其他艺术流派的影响力。”
“有吗?”周至在想岛国哪一种绘画和这种人物风格有关系。
“明末清初,人物夸张变形,颇具版画风格,你想想呢?”翁以钧提醒道。
“七宝烧?莳绘?”周至琢磨道。
“你别朝工艺品上想啊,绘画,绘画风格!”
“浮世绘?不可能吧……”要是陈洪绶的绘画风格能够印象到浮世绘,那影响就真的是太大了。
“就是浮世绘!毛奇龄在《陈洪绶别传》中记载,有人用竹筒装了两幅画到日本,‘贻日本主,主大喜,重予宴,酬以囊珠,以传模笔也’。可见陈洪绶的画在日本的影响。”翁以钧说道。
两幅画竟重重地得到了一口袋宝珠作为酬谢,还因为它只是别人临摹的作品,即“传模笔”,还非真迹,足见日本画界对陈洪绶的画崇拜得可谓五体投地。”
管舒宁接着讲道:“浮世绘盛行时,岛国人将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反复翻印、刻版,风靡一时。以至于后来浮世绘的人物画风大受影响。”
“哈哈哈还真是的啊?我就觉得在岛国看到歌川国芳的《水浒豪杰百八人》的风格怎么有点熟悉,还以为是受了岛国动画片的影响,原来根子在这儿啊!”
这就明白了,两人都是大都会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背景,他们的研究并不只局限在国内,因此对于陈洪绶的版画更加重视,就是应有之意了。
聊完了这一挂,大家移步书房,准备看周至写字。
作为字画研究的资深专家,翁家自然是不缺笔墨纸砚的,不过成本很高,是从内地出口到港岛的特殊转口产品。
周至也利用这次机会让诗婢家组织了一批蜀中的纸张过来,也算是进行宣传了。
不过蜀中的笔和墨的确还是不大拿得出手,这两种还是得湖州和徽州的够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将》《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破云2吞海》《男主的豪门后妈躺赢了》《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二子从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迷quanbenm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