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含义(转载)

大隋第三世 碧海思云 加书签

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迷quanbenm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国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有什么含义?爵位封号和地位排序有关吗?》

————————转载

中国古代封爵的制度早在商朝就有了。爵的意思本来是一种用于祭祀的礼器,各方诸侯要经过天子的同意才能使用它来祭祀。后来它演变成了分封的一种象征。每一个朝代的封爵制度都或多或少有点区别的,比如周朝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秦朝二十等爵,汉朝加上王爵,三国时曹魏改九等爵,之后南北朝各一套,然后隋朝基本有了一个稳定的制度,一直到元朝都变化不大。明朝进行了皇族和外人的分流,而清朝同样也分流,而且整合了一部分勋官的封号,下面我会详细说。

同等爵位,理论上是平级的,但根据具体封号的不同,事实上也有贵贱之分。汉朝以后、隋朝之前的爵位封号,多为郡县名,具体尊卑和郡县的大小、人口、经济有关;而隋朝到明朝这一长段历史中的爵位封号,亲王和国公大多数是参考的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好坏和东周列国的大小有关;其余封号仍然是郡县名,其具体地位和郡县大小、经济有关。

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来源是周朝的五等爵位,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时周朝有两套系统,除了公、侯、伯、子、男这套列国诸侯的爵位系统序列以外,还有公、卿、大夫、士这个官员的等级序列。春秋战国的那些诸侯国,它们的国君就是对应五等爵位中的某一等,比如:商朝王室的贵族被封到宋国,爵位是公爵,所以宋国是公爵国,宋国的君主是公爵;姜子牙他们家被封到齐国,爵位是侯爵,所以齐国是侯爵国,齐国的国君是侯爵;郑国他们家出身不好,但护驾有功,封为伯爵,所以郑国是伯爵国(《郑伯克段于鄢》里的郑伯就是这么来的);像南方的越国、楚国、吴国、巴国等,中原人觉得他们是蛮夷,他们的爵位比较低,属于子爵国。这些诸侯君主,不管爵位高低,都不是官员,而是贵族、国君;相对的,公、卿、大夫、士这个体系评价的是官员的等级。比如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姬旦),就是这个体系里的“公”,是周朝中央政府的官员,而在五等爵位体系里他是侯爵,封在鲁国;地方诸侯国的官员就是“卿”这个级别的,大国比如晋国,有六卿,小国比如鲁国,有三卿,等等;往下的大夫和士,也是诸侯国的官员序列,也可能是卿下面的臣属。当时的情况还比较原始,爵位没有发展成熟,有时候官和爵并没有分家,因此在施行分封制的时候,才产生了这样两套系统平行的混乱。

春秋战国这些诸侯国,其爵位的尊卑和后来的强弱并不一定相关,比如到最后统一全国的秦国,最初就是个伯爵国;春秋时期首先崛起的郑国,不过也是个伯爵国;虞国和虢国这两个尊贵的公爵国,被侯爵的晋国一勺烩(唇亡齿寒、假途伐虢的故事);另一个公爵国宋国还算不错,撑到了战国中后期,但也没撑到之后。并且,战国的时候发生了像五国相王这样的僭越之事,诸侯们之间的爵位从名存实亡到真的亡了。因此,后来人们评价春秋战国的国家“大小”的时候,很多时候参照的不是周朝的爵位,而是实力,像秦国、楚国、晋国、郑国这些表现出色的诸侯国,即便开局的爵位不高,后世仍称为大国;那些公爵国,比如虞国、虢国、戴国这样的酱油角色,甚至像权国、原国、甘国、尹国等等这种连露脸机会都没有的公爵国,哪怕最初的爵位再高,许多时候也没被当作大国了。而这里的大中小,就奠定了后来隋朝以后的爵位封号(隋、唐、宋、元、明)的基础。

战国的时候,秦国搞了商鞅变法,把爵位跟军功挂钩,于是就出现了军功爵的萌芽,到秦朝发展成二十等爵制度。二十等爵的名字是规定好的,一等公士、二等上造、三等簪袅,一直到十九等关内侯、二十等彻侯(具体的可以自行百度),因此这时候不存在封号含义的问题。以前,爵位是给贵族的,秦国这么一搞,平民就有机会拿到爵位了;并且,爵位的用处很多,不仅是身份和待遇问题,还和地产、劳役等关联,甚至可以用来抵罪。正因如此,秦军杀敌奋勇,战斗力超强,为后来秦国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汉朝最初继承了二十等爵制度,但也有了一些创新:在汉朝,第一等到第十九等爵,在授予的时候,严格说不应该叫封,而是叫赐,只有到了最高的第二十等彻侯,才能叫封,这才标志着被授予的人正式进入了“封爵”体系。而汉朝的“封爵”体系,在列候之上,还有王爵。汉朝初年,刘邦封过异姓王,比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等,但后来又被他自己给抹掉了,从此,王爵只能封给和皇帝同姓的宗室成员。汉朝的时候,王爵就一个等级,所以理论上也不存在封号含义的问题,封你到哪里,你就是哪里的王。

比如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里,造反的有楚国、吴国、赵国,也有淄川国、济南国、胶西国、胶东国,它们的王没啥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方诸侯。这些王的所辖范围,都是汉朝郡国并行制度里的“国”。初期,王国下属有数个郡,但七国之乱之后,多余的郡被朝廷收回,每个王国只有一个郡,因此这里的国在行政上相当于一个郡,可以自己设立官员,自己收税。但事实上,由于汉朝的王爵是真要去管理各诸侯国,封到好的地方或富的地方,当然是更好的,你被封到河南、山东这些发达的地区,比如齐王、梁王和赵王,就肯定比被封到靠近匈奴的偏远地区,比如代王、燕王,要强得多。总之,汉朝王爵被封的国家地理位置越好、经济越好、或者包含的户邑数越多、管的县越多,那自然是越好的。

在西汉后期以及东汉,军功爵因为门槛把关不严,被用滥了,变得不再值钱,所以逐渐就被废弃了;与此同时,封爵体系更加严格化,分为同姓和异姓,同姓可以封王,叫“诸侯王”;诸侯王的儿子可以封侯,叫“诸侯”;异姓最多只能封侯爵,而且不叫诸侯,叫列候(就是以前的彻侯,但汉武帝叫刘彻,为了避讳,改叫列候)。到了东汉,封爵体系又进行了更新,诸侯王改称郡王(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汉朝施行郡国并行制,在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所辖区域,在行政上相当于一个郡),这也是郡王这个名称的来历,但此时的郡王是头等的爵位,和后来人们所谓的“二字王”郡王不是一回事;列侯细分为县侯、乡侯、亭侯。比如张飞当过西乡侯、关羽是汉寿亭侯,可见张飞其实比关羽的爵位稍高。这时候的侯爵,就有封号的讲究了,原则当然也是和王爵类似的,在同一级别内,封号对应的地方越富越好。

魏晋时期人们普遍比较奔放,流行复古,爵位也一样,周朝那一套五等爵位被重新请了出来,加上汉朝的四等封爵,于是就出现了曹魏的九等爵制度。比较有意思的是,五等爵位是被插入到王爵和列候之间的,因此在曹魏,侯爵和县侯,其实差别挺大的,中间隔了伯、子、男三级。晋朝的时候,在曹魏的基础上又做了发展,开始有皇族和外族分流的意思,如果是分封给皇族,则该怎么封就怎么封;如果是给外人,那就要在封号里加上“开国”两个字。同时,公爵被分为郡公和县公,后面还加上了关内侯和关外侯,所以晋朝的爵位一共有十八等,十分复杂。这时候的封号以郡县名为主,具体封号规则和好坏,和汉朝的列候一样,地方越富裕,封号就越好。

南北朝的时候,南朝基本继承了晋朝,而北朝的北齐则废除了列候(县侯、乡侯、亭侯),剩下六等爵位,也就是王、公、侯、伯、子、男;北周在此基础上,根据古代的周礼细分,于是有了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共十一个等级;隋朝和唐朝继承北朝的系统,并做了一些优化调整,取消了县王和乡男,为后来唐、宋、元、明时期的爵位序列奠定了基础。

辽朝和宋朝的爵位和唐朝大致一样,但是宋朝王爵和公爵分得更细一些,包括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一共十二级。金朝和元朝也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但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爵位到了明朝,宗室和外族的爵位系统实现了分流。亲王和郡王还是只给宗室,并出现了诸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新的爵位,封给宗室贵胄。它们的名字其实是借用的勋官的名字(这是另一套系统,下面会简单提一下)。公、侯、伯的爵位被保留封给外姓,但是子爵和男爵被废除。具体的封号选择的规则,和隋、唐、宋、元是一样的。

题主的问题,在时间上最相关的,就是隋朝到明朝这一长段历史区间。唐朝的爵位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可以详细说一下,来谈封号的选择。

唐朝正式爵位的等级分为九等:

亲王:正一品,食邑万户。

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

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隋第三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碧海思云的小说《大隋第三世》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碧海思云并收藏《大隋第三世》最新章节。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天海山 连载 182万字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壮哉大唐少年郎
壮哉大唐少年郎

关于壮哉大唐少年郎:贞观元年,乍看大唐盛世开启,实则危机重重、内外交困!且看罗通,如何破开困局,辅佐明君创贞观之治!且看新书……《大唐脊梁》

碧海思云 其他 连载

大隋主沉浮
大隋主沉浮

魂穿大隋的杨集一出生就是遂安郡王,仅用半年时间,就把火烧突厥圣山的父亲杨爽熬成卫昭王,摇身一变,自己当上了卫王。然而当他混到成年以后,才发现注定要凉的高颎要当他岳丈。杨集最初只想甩掉高颎,但事情远远没他想象中那么简单。……另有完本《大隋第三世》,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碧海思云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18 12: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