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为安军心打沧州

唐土两万里 送外卖的坤琳 加书签

♂♂♂看♂书↙手机用户输入:♂m♂.♂♂♂♂.♂co3

李固烈的府中,其实很节俭的,既没有过多的贵重什物,也没有多余的摆设。.就连李府上下的奴役,也不过只有三两个粗壮的妇人,还是特别能干活的那种。

李家的宅子很大,但是李固烈一家居住的地方却很小,只有几间厢房而已。在这些厢房的后面,就是一大排塞满了各种东西的库房。每一次李固烈遇到难事的时候,都会把库房一一打开,看着里面存贮的东西,他的心情就会拨云见日。

所以,今天的李固烈又坐在了后院中央,仔细端详着一院子的库房,想着心事。别看他样子像是在想事,其实他心里毫无主意,只不过临了怕事,想着拖一刻是一刻,挨过一炷香是一炷香。

“阿郎,张孝忠来了。”之前那个小老头小声地向李固烈禀报。

“让他在厅上等我一会。”李固烈听闻对方说话,这才回过神来,迅速从怀里掏出一大串铜钥匙,赶紧去锁那些库房的门。

“我来吧。”小老头准备接过李固烈手中的钥匙,却不料给李固烈一把给推开。

“还是我亲自来。”李固烈不放心地说。

李固烈锁库房的门的时候,是谨慎又小心的,关门时的眼神依依不舍,似乎放在库房里的东西随时都会自己长脚跑掉一般。锁完所有的门,李固烈又仔细查看了两遍,这才去了前院。

前院的大厅里,坐着一位身高八尺、年约二十五六的年轻人,只见他前额略窄、鼻梁挺拔、脸型尖细,单眼皮,小眼睛,不似中原人的长相。

“属下见过李大使。.”年轻人见到李固烈走了出来,毕恭毕敬地向他行礼。

“张孝忠,某问你一个问题:大燕圣人对你如何?”李固烈盯着张孝忠问。

“安都护…啊不。圣人对我犹如再造之恩,提拔我为横海军副将,我甚为感念。”张孝忠赶紧回答。

“知道就好。”李固烈瞥了一眼对方的眼睛说:“我刚刚得到消息,平卢军已然哗变,刘客奴那个老不死的,正带着平卢军向沧州开来。圣人令你守沧州,就是对你莫大的信任,这守城的重任,你要担负起来哦。”

“平卢军哗变?”张孝忠一愣。

实际上平卢军反正的事非常突然,消息根本就没有传开,刘客奴也没有在信里告诉李固烈,这是李固烈自己猜测的,张孝忠当然就更不可能知道这件事了。

“哼!他们向某要五千石军粮,这不是哗变是什么?”李固烈发着脾气说。

“才…五千石?”张孝忠一愣,这个要求显然并不高。

唐制一石大约有一百斤多一点,五千石粮食才五六万斤,供给上万人的大军,最多也就是五天的口粮。

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筹措粮食历来是重要的事情,粮食不能一次性运送的太多,也不能太少。随军的粮草运的太多,一是耗费民夫,二是容易被敌人偷袭,这种战例不要太多。所以,只要是在己方的地盘上行军,借调粮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平卢军依令行军,向横海军借点粮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沧州是重要粮仓,平卢军不向沧州借,又去哪儿筹措呢?”张孝忠劝说着。

“说得好听,我哪里有粮食,沧州城里一粒粮食也没有。”李固烈把眼珠子一瞪,一副装穷的样子。

“可是如果我们不给粮,万一他们真哗变怎么办?”张孝忠反问。

“我的意思是,咱们沧州城里就有六千精兵,只要关闭城门,粮食不借,他又能耐我何?”李固烈眼珠子转了转说。

“守城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要士兵打仗,总得让他们吃饱吧。恳请大使打开粮仓,让军营里的士兵先吃顿饱饭…”张孝忠说。

“你这是什么话?难道我没让他们吃饭吗?”李固烈怒了。

“依照大使每日拨出的军粮,每人每日仅够吃两顿稀饭的。”张孝忠无奈地说。

“每天吃两顿稀饭还不行?我家的奴役每天吃两顿稀饭就足够了。”李固烈辩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全本迷【quanbenmi.com】第一时间更新《唐土两万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唐土两万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全本迷只为原作者送外卖的坤琳的小说《唐土两万里》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送外卖的坤琳并收藏《唐土两万里》最新章节。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系之狼 连载 686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历史] 大唐国妖 毙稿
[历史] 乌衣天下 南明鲤火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五胡明月 骑卷江山
[历史]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
[历史]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
[历史] 非洲帝国 放下屠刀留你全尸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宣和画卷 一只文儿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战国修罗传 御宅烟魔
[历史] 千年军国 行者雷昂
[历史] 少女与枪与异界 猎人小姐还在做着梦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乱世妖娆王 双子山
[历史] 明末龙腾 风再起时
[历史] 混在蜀汉当皇帝 周老实
[历史] 医入白蛇 杏林庸医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全本迷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01 08:29:29